网站首页 标准依据 国家标准 工业自动化和控制系统网络安全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 第1部分:系统要求

工业自动化和控制系统网络安全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 第1部分:系统要求

2025-05-29

微析研究院

0

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工业自动化和控制系统网络安全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 第1部分:系统要求》由TC124(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奥斯汀科技有限公司、罗克韦尔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海泰方圆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多芬诺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国电智深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力控华康科技有限公司、重庆邮电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西南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北京匡恩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西南电力设计院、北京启明星辰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广东航宇卫星科技有限公司、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深圳万讯自控股份有限公司、横河电机(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发中心。

主要起草人王弢 、王玉敏 、范科峰 、梁潇 、孙静 、冯冬芹 、朱毅明 、梅恪 、王浩 、徐皑冬 、刘枫 、王亦君 、张建军 、薛百华 、许斌 、陈小淙 、华镕 、高昆仑 、王雪 、周纯杰 、张莉 、刘杰 、刘安正 、田雨聪 、魏钦志 、马欣欣 、王勇 、杜佳琳 、陈日罡 、丁露 、李锐 、刘文龙 、孟雅辉 、刘利民 、胡伯良 、孔勇 、黄敏 、朱镜灵 、张智 、张建勋 、兰昆 、张晋宾 、成继勋 、尚文利 、钟诚 、梁猛 、陈小枫 、卜志军 、李琳 、杨应良 、杨磊 。

国家标准介绍

基础信息

标准号:GB/T 33008.1-2016发布日期:2016-10-13实施日期:2017-05-01标准类别:方法中国标准分类号:N10国际标准分类号:25.040 归口单位: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执行单位: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管部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起草单位

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罗克韦尔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北京海泰方圆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国电智深控制技术有限公司重庆邮电大学西南大学北京匡恩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启明星辰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横河电机(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发中心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北京奥斯汀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多芬诺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力控华康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西南电力设计院广东航宇卫星科技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万讯自控股份有限公司

起草人

王弢王玉敏孙静冯冬芹王浩徐皑冬张建军薛百华华镕高昆仑张莉刘杰魏钦志马欣欣陈日罡丁露孟雅辉刘利民黄敏朱镜灵兰昆张晋宾钟诚梁猛李琳杨应良范科峰梁潇朱毅明梅恪刘枫王亦君许斌陈小淙王雪周纯杰刘安正田雨聪王勇杜佳琳李锐刘文龙胡伯良孔勇张智张建勋成继勋尚文利陈小枫卜志军杨磊

相近标准(计划)

GB/T 33009.1-2016 工业自动化和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集散控制系统(DCS) 第1部分:防护要求GM/T 0119-2022 PLC控制系统及PLC控制器密码应用技术规范20231998-T-604 网络关键设备安全检测方法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GB/T 15969.10-2023 可编程序控制器 第10部分:PLC的XML开放交互格式GB/T 45406-2025 网络关键设备安全技术要求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GB/T 33009.2-2016 工业自动化和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集散控制系统(DCS) 第2部分:管理要求GB/T 33009.4-2016 工业自动化和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集散控制系统(DCS) 第4部分:风险与脆弱性检测要求GB/T 33009.3-2016 工业自动化和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集散控制系统(DCS) 第3部分:评估指南GB/T 37391-2019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成套控制设备规范GB/T 15969.1-2007 可编程序控制器 第1部分:通用信息

客户案例 

Customer Cases

产品检测

成分分析

性能检测

产品研发

微析研究院客户服务流程 

01

确定需求

欢迎来公司实验室考察

或与工程师电话沟通业务需求

02

寄送样品

微析院所工程师上门取样

或自寄送样品到微析指定院所

03

分析检测

样品分析/检测

技术工程师开始制作分析汇总报告

04

出具报告

寄送报告,工程师主动售后回访

解决您的售后疑惑

多地实验室 

Laboratories in Multiple Locations

院所团队

院所环境

仪器设备

关于院所 

About Institutes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中心,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CMA检测资质

数据严谨精准

独立公正立场

服务领域广泛

服务客户

+

出具报告

+

专业人员

+

实验仪器

+

服务优势 

确定需求

欢迎来公司实验室考察

或与工程师电话沟通业务需求

寄送样品

微析院所工程师上门取样

或自寄送样品到微析指定院所

分析检测

样品分析/检测

技术工程师开始制作分析汇总报告

出具报告

寄送报告,工程师主动售后回访

解决您的售后疑惑

院所资讯 

Industry News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